(一)美术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,运用一定的评价技术、评价手段和评价途径,通过系统地收集、分析、整理信息和资料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、活动过程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。
(二)美术教学评价的功能
1、诊断鉴定功能教学评价是检查课程与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
2、导向规范功能通过评价能进一步明确课程开发的原则和要求,了解课程与教学的价值纠正课程与教学实施中不恰当的做法。
3、激励促进功能通过评价可以给老师提供反馈信息,为课程与教学实施者提供决策和改进服务。
4、反馈功能从学生的学习效果、学生的作品等各方面都能反映出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效果。
(三)美术教学评价的分类
1、按照评价的功能的不同,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、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
(1)诊断性评价也称为“教学前评价”,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情况,以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。
(2).形成性评价一节课或一个知识点之后的小测验就是一种形成性评价。用于判断前一段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。
(3)总结性评价属于事后评价,一般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,进行的评价。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考试都属于总结性评价。
2、按照评价的性质的不同,将教学评价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
(1)定性评价:对评价材料做“质”的分析
(2)定量评价:对评价材料做“量”的分析
3、按照评价的主体的不同,将教学评价分为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
(1)自我评价是根据评价指标参照一定的标准,由自己进行的评价。
(2)外部评价是指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对自己评价
4、按照评价的标准的不同将教学评价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
(1)相对评价从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,然后拿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与评价
(2)绝对评价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以外,确定一个客观标准,把评价对象与这一标准进行比较